找到相关内容141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理性感性与觉性

    虽属有漏,但与能断无明的无漏智相似,位居,名相似即佛。  凭借相似观智,发真无漏智慧,开始断一分无明,见一分佛性,显发真心,名发心住;自此进升,节节深入,经历住,行,回向,地,直至等觉,...真,使觉性出缠,三性提升而趋于统一,终于觉悟成佛。  至于觉性出缠,觉悟成佛的过程,必须经历住、行、回向、地等阶,转凡入圣,然后证等觉,登妙觉,圆证佛果菩提。  最初,由凡夫开始,提高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0459504.html
  • 历别六妙门略析

    (),得九种大禅。所谓九种大禅,指不共外道与二乘,独为菩萨所修的九种禅定。《法华玄义》卷四中曾比较诸禅,称九大禅如醍醐,为出世间上上禅。九者即:(1)自性禅,观心之自性,一切诸法莫非由心,心摄...,净为妙门者,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,即获得自性禅也。得此禅故,二乘之人,定证涅檠。若是菩萨,入铁轮,具信心,修行不止,即便出生九种大禅。所谓自性禅、一切禅、难禅、一切门禅、善人禅、一切行禅...

    朱封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196090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与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

    的。在1928年《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》里则明确地指出要以人生佛教指导建僧,以建僧来贯彻人生佛教,提出佛教要本三民主义“而连接以大乘的菩萨行,而建设由人而菩萨而佛的人生佛教”的同时,要“以...本质是什么呢?综合太虚人生佛教的诸种著述,笔者认为人生佛教就是由人乘修六度四摄而趋佛乘。这也就是太虚有时讲的适应时代机宜的‘大乘渐教’——“大乘渐教纲要:发菩提心,即起三宝之正;修菩萨事,即修六度之万...

    李虎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5062980.html
  • 生活禅与天台宗的圆融观

    地、见地、薄地、离欲地、已办地、辟支佛地、菩萨地、佛地等地;别教立住、行、回向、地、等觉、妙觉等五十二;圆教次名数同于别教,唯于前加五品弟子。智者大师着重解说藏教的“五停心”、“四念处”,通教的“干慧地”,别教第一位“信心”,圆教的五品弟子。因为这些次正符合听众的实际...

    韩焕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3263130.html
  • 文珠法师:理性感性与觉性

    无明的无漏智相似,位居,名相似即佛。 凭借相似观智,发真无漏智慧,开始断一分无明,见一分佛性,显发真心,名发心住;自此进升,节节深入,经历住,行,回向,地,直至等觉,在四十一中,分...六度四摄,发心利己利人,结果,断惑证真,使觉性出缠,三性提升而趋于统一,终于觉悟成佛。 至于觉性出缠,觉悟成佛的过程,必须经历住、行、回向、地等阶,转凡入圣,然后证等觉,登妙觉,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5876232.html
  • 人生佛教的意趣从

    觉;观音、地藏等菩萨可称遍正觉,还不是无上:佛为法王,于法自在,广为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,为无上正遍觉。   (三)发菩提心   发生愿、欲;加行发生定、慧,发现、胜解、显明诸法实相;以...以菩提心为旨趣:   本人在佛法中的意趣,是“愿以凡夫之身学菩萨发心修行”。这里有两件事:一是学菩萨发心,二是学菩萨修行。……照大乘起论上讲,真正初发心菩萨,须于入发心住以前,经过干大劫修行六度...

    尹邦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385669.html
  • 大乘根本加行论

    信息无法打入其身心,难以得到佛法实益,《大智度论》喻如“牛皮未柔,不可屈折”。菩萨道以为初门,天台教以起圆为解、行、证的基础,即示坚固净为入佛初门。乍入佛门或有心接触佛教,无论受三皈依与否,...佛教法住世、有人佛门之缘、得遇善知识,是为难中之难。试看眼见多少畜类,无缘闻法,人中能具法缘、遇善知识而生正者,为数亦不甚多。既得极为难得易失的八有暇、圆满,应极珍惜,发勇猛心,决志即生出离生死。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5738929.html
  • 六祖大师是如何评破以定为禅的?

    如此的人,就有机会是满足的菩萨了,而且这样的人,因为相信佛菩萨,尊敬佛菩萨,尊敬这念佛法门,所以就可以和这大乘的佛菩提道冥冥之中相应,所以不必要再作其它的方便,凭借念佛往生受诸佛教诲的功德,就是...「禅定」而入的,所以唐朝智者大师禅定何其殊胜,终其一生,还是位于「相似般若」,而会不着般若真心的鼻孔,大师也并没有否定这样的认知,事实上这些话,还是他亲口道将来。以真悟的人来看,即使他不说一句话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3738977.html
  • 菩萨

    前者,依小乘的看法,是指释尊及过去佛之前生的修行时代;至于大乘之菩萨,则系指发大心入佛道,起四弘誓愿,修六波罗蜜者。大乘以为,不论出家在家之男女菩萨,皆须历三阿僧祇百大劫,经四十一或五十二、...菩萨璎珞本业经》的六种性五十二说为整齐而有代表性,如下︰  ┌信心、念心、精进心、慧心、定心、不退  ┌ ┤  │ └心、回向心、护心、舍心、愿心  │ ┌发心住、治地心住、修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1839448.html
  • 信仰心理与佛教正

     与多数宗教一样,佛教也强调以为首为本。佛法的修学,一般分为、解、行、证四个次第,为入道之门坎。大乘菩萨道五十二个阶,以为始基。《华严经·贤首品》云:“为道源功德母。”《三慧经》云...应对佛怀如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依赖之情,生徒弟对师长的尊敬顺之情,生病人对良医的信赖依靠之情。《华严经·离世间品》云:“于一切佛生慈父想。”该经说菩萨五十二修行阶次,皆以不离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善...

    明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2742421.html